779917_155626062_2.jpg        

從飲料、零食到保健食品,這次的有毒起雲劑風波橫掃全台,在社會上掀起軒然大波。

小編這幾天也接到不少的詢問電話,剛好就趁這個機會跟各位朋友解釋一下這個「本來很陌生,現在卻不得不認識」的東西 : 起雲劑與塑化劑


起雲劑是什麼 ?

起雲劑 (cloudy agent)是一種人造乳化均質安定劑,廣泛使用在大量生產的食品作為添加物。

其功用是使製品乳化、黏稠、安定,避免油水分離、結晶,同時改善食品口感。由於價格低廉,舉凡飲料、果汁、乳製品、冰淇淋...甚至保健食品等,都可見其蹤跡。

食品級的起雲劑主成分為棕櫚油,由於價格便宜、操作穩定,又具備透明感,可使液體不沉澱,故便宜量產的罐裝飲料幾乎都有添加。雖然說,這樣的人工添加劑在食用上對人體雖無害處,但這種人造化合物對人體健康亦無任何益處。

起雲劑的運用不僅止在食品製造上,食用之外的起雲劑大量使用在乳液、清潔劑、洗髮精...等,做為乳化劑的應用,以低價的塑化劑取代相對高價的棕櫚油,是化工原料行常見販售的產品。此次的起雲劑風波,就是肇因於某些不肖廠商,以化工級的起雲劑取代食用級起雲劑來作為食品添加劑,利用兩者高達數十倍的價差來牟取暴利。

食品一定要添加起雲劑嗎 ?

即使是市場上的高價食品,仍然要面對安定及保存的問題,這類安定劑分為人工及天然兩種,上述的起雲劑即為人工安定劑的一類;而天然的安定劑則利用部份植物種子及根莖部位,氣引之後再研磨提煉,雖然成份極其天然,但取得不易,價格也相對昂貴。

再者,也可以添加精製澱粉來作為安定劑,同樣取自天然植物,不一樣的是澱粉是利用水洗方式來取得粉料,目前台灣使用廣泛,例如,太白粉、玉米粉、地瓜粉...等粉類,可抗酸、耐高溫,只要確保工序,不額外添加漂白劑或防腐劑來增添色澤,基本上是安全無虞的。而最廉價的安定劑就是起雲劑了,也因此,各式量販食品幾乎都有添加。

塑化劑是什麼 ?

常見塑化劑包含有DEHP、DINP、DNOP、DIDP、BBP、DOP及DBP等。以DEHP為例,其為常用的塑化劑的一種,作用在於增加塑膠的延展性與彈性,是一種環境荷爾蒙,已經被證實會干擾人體荷爾蒙雄性激素的分泌,造成男性生殖系統的發育不良以及女童性早熟。若孕婦體內的DEHP過高,則會導致甲狀腺素分泌過低,影響胎兒中樞神經和成長。

環保署目前將DEHP列管為第四類毒性化學物質,國際癌症研究所(IARC)將DEHP歸類為2B級致癌物,和DDT、鉛同級。這種有毒物質主要影響人體的器官是肝臟,因此與肝癌的發生有密切關係。塑化劑在人體中約24-48小時即會隨著尿液或汗液排出體外,除非長期且持續地大量攝入,否則不須太過緊張。


但塑化劑稱之為環境荷爾蒙,則表示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無所不在。

保鮮膜、塑膠製品、橡皮擦、地板磁磚、兒童玩具等,甚至連空氣中的灰塵都找得到蹤跡。值得注意的是國人體內所含的塑化劑成分都偏高,這與台灣身為石化王國以及國人的飲食、生活習慣息息相關。DEHP具有生物濃縮效應,不易分解,急性吸入或接觸會刺激眼睛、呼吸道和皮膚,慢性可能損害肝臟、有致癌危險,研究顯示,男性體內DEHP成分較高,不但精子量較少,DNA也較易受損,不得不讓人正視這樣的問題。

以這次的毒起雲劑風暴而言,小編不得不感嘆,社會上便宜行事的人實在太多。

雖然說,若非長期大量且持續攝取,塑化劑對人體並不會有立即的危害,然而,這種原本就不該存在我們吃的食物裡的東西,不管有毒無毒,本來就不應該添加。

這次事件中,許多國內知名品牌也紛紛中箭落馬,雖然品牌公司、代工廠大家都聲稱自己是受害者,但兩種截然不同的起雲劑,價格相差如此之多,綜觀市場行情,廠商及工廠都應能嗅出端倪,卻視若無睹地將「Cost down」放在首位,視消費者健康於無物,放任不肖廠商大賺黑心錢,難道不是共犯結構的一環嗎 ?

過去,國內消費者選購這類食品時,品牌及認證為主要購買依歸,這次不但是國內知名大廠捲入風暴中,就連許多獲得健康食品認證及GMP藥廠生產的保健食品也被檢測出含有塑化劑成分,必須馬上下架,撇開退貨的損失不談,長期累積的品牌信用就這樣毀於一旦,而消費者權益也蕩然無存,最後的輸家仍是消費者。

過去小編常常接到客人來電,抱怨我們家的東西賣得太貴、口感不好、外觀不討喜...等,總是要一再地向客戶解釋,這是因為我們的產品標榜的就是「無添加任何人工添加劑」。

這次出問題的保健食品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使用了各式調味粉料,如,果汁粉、乳酸粉等。

而這些產品訴求的就是口感與外觀,食用族群則是以兒童為最大宗。

保健食品的核心價值在於補充自食物中攝取不足的營養,天然與無添加是最基本,然而,市售的保健食品 (尤其是國產品)一昧降低成本、追求利潤,添加各式香料、色素、糖分以及防腐劑來增加賣相、延長保存期限,然後再以轟炸式的行銷手法建立知名度,姑且不論羊毛出在羊身上的道理,這樣的經營手法已經失去了保健食品的核心價值,也讓整個市場劣幣逐良幣。

這次事件之後,消費者也可以好好想想,自己購物時,是否也陷入了這幾個迷思中。

知名度是否就等於品質 ?

口感、色澤是否比較能刺激購買慾 ?

便宜真的划算嗎 ?

跑的產品從來就不以口感為產品訴求,我們的產品核心精神是天然以及均衡,以目前的原料成本與售價根本不成比例,但多年來,在沒有實體通路的情況下,我們仍靠著使用者的口碑及見證,樹立品牌的形象。

不添加任何人工添加劑,不造成健康負擔,不強調高劑量,只補充身體每日所需份量,在原料及生產地上嚴格把關、控制品質。

這樣的作法在很多同業眼中看來,我們的經營方式根本無法短期快速獲利,是這個業界的門外漢,但我們仍堅持走正確的路。

正是因為我們知道,如果什麼都只考慮到成本,根本做不出好產品。

  

arrow
arrow

    小飛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