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566478866783.jpg  


一般人的觀念中「肥胖」跟貪吃、懶惰脫離不了關係,事實上,各位讀者可能不知道,肥胖其實跟腦子的關係更密切。瘦不下來的胖子是因為意志力不夠 ? 其實不盡然,大衛 林登博士所著的《愉悅的秘密》一書【我吃故我在】這個章節,對於肥胖與大腦的關係有相當詳盡的說明,有興趣的讀者不妨參考看看。小編也特別將這個章節的內容加以整理摘要,帶領大家一起探討「肥胖不欲人知」的秘密。

曾經有人對食物攝取與能量消耗兩者的關係做過研究,讓不同的哺乳動物(老鼠到猴子)飲食過量或挨餓數週,當他們可以自由取得食物時,體重很快恢復正常。看起來哺乳類動物的身體似乎能依據攝取食物的熱量(非食物的量)來調節攝食。這樣的例子很多,例如,一群老鼠被餵食不同濃度的營養溶液,牠們會調整攝取量,以維持穩定的能量進入體內。這很像房子裡的恆溫器 : 當溫度計記錄到溫度以下,便會釋出訊息,讓暖氣機加溫到設定的溫度為止。

這項研究顯示,腦部一定能從身體得知關於體重的訊息,據此調節食慾與能量的消耗,好讓體重維持在一定的範圍。接收此訊息的部位在大腦基部,稱為下視丘(hypothalamus)。下視丘參與控制很多基本的、潛意識的驅力與反射,包括性、攝食、侵略、飲水、體溫調節等。

但問題是,下視丘如何得知我們得體重 ? 1994年洛克斐勒大學的傅利曼 (Jeffrey Friedman)教授與他的同僚們發現脂肪細胞會分泌瘦體素 (leptin),瘦體素的受體強烈表現在下視丘特定部位的神經元,而這個部位一旦遭到破壞,就會造成肥胖或過瘦。

現在我們知道了瘦體素恆定系統雖然可以解釋腦部如何接收資訊,知道脂肪所顯示的長期體重,但到底是什麼樣的訊息會讓人「食指大動」呢 ? 又是什麼樣的訊息讓人感到「酒足飯飽」停止進食呢 ?

過去人們認為血糖降低會促使人們進食,但根據研究顯示,生化因素引發的進食只會發生在極度飢餓時 (所以才會有句成語叫做「飢不擇食」),大部分還是因為社會文化與環境因素,例如,吃飯時間到了,食物的擺盤及顏色豐富可口。但一般人並不會在進食時計算真正的脂肪量,那我們的大腦如何知道吃飽了呢 ? 短期而言,熱量的攝取係依據飽足訊號進行生化調節,從而決定何時停止進食,腸胃周圍細胞的感測器會就食物的化學與機械特質提供訊息給腦部 (化學特質包含糖分、蛋白質成分等,機械特質則主要仰賴腸道撐開的程度來偵測)。來自腸道的訊息透過蛋白質荷爾蒙的分泌傳遞。這些腸道荷爾蒙會以不同的方式提供訊息給腦部 : 有的直接透過血液、有的活化神經元來傳遞電氣訊息。於是,當你進食時,腸道就會慢慢偵測出食物食物釋放的營養素以及胃部膨脹的程度,這些訊息透過一個複雜的路徑,造成食慾素的分泌被抑制,同時促進促皮質釋放激素的分泌,聯合起來阻斷饑餓感,產生飽足感。

當然,除了荷爾蒙之外,進食其實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,例如,進食時間、心情、氣味...等。人類認為進食是有意識的行為,意志力決定一切,你可以選擇吃或是不吃,要減肥,少吃多動就好了,但事情並不全然是這樣,人體有一套自我平衡的攝食控制迴路,當體重下降時,脂肪量減少,存在脂肪裡的瘦體素也會隨之降低,於是身體便會降低代謝並引發強烈的「吃的欲望」,體重下降幅度愈大,吃的慾望就會愈強,能量就會消耗愈少-- 這才是殘酷的真相。

以上小編為各位介紹的是肥胖與內分泌的關係,但之前有提到,進食除了生化因素之外,還受到很多其他因素的影響,油膩膩的食物看來好吃,水煮青菜則讓人興趣缺缺,一樣的食物,肚子餓時的第一口卻是特別好吃,各位知道是為什麼嗎 ? 這是因為脂肪除了內分泌的戰場之外,還得面對來自大腦愉悅迴路的挑戰。

大腦的愉悅迴路會因為進食這種自然的愉悅行為而被活化,研究顯示,進食會引發大量的多巴胺釋出,不同的食物引發不同程度的多巴胺釋出。

雖然說身體質量指數 (BMI)有80%來自遺傳,但體重不單是遺傳,環境也扮演重要角色。一項研究顯示,美國成人的平均體重自1960年至今增加了約11.7公斤,這當然不是因為美國人的基因改變了,而是餐飲業者聯合生產大份量的餐點與飲料,讓大腦的愉悅迴路得大最大程度的活化,從而鼓勵過量飲食。

人類祖先雖然居住地區的環境條件迥異,但飲食上的共通點是 : 蔬菜多、脂肪少,除了果實與蜂蜜少見甜食,加上部分地區不定期的飢荒,所以當有機會取得脂肪與糖份時,就會多吃ㄧ點來囤積能量,度過環境的考驗。也由於這樣的習慣,導致人們天生對於某些氣味及味道特別著迷,最明顯的就是糖與脂肪了。所以我們常常發現,很多人明明已經吃飽了,卻還是可以生出「另一個胃」來裝甜點。隨著生活的富裕,先進社會不再擔心吃不飽,在飲食上頭轉而開始對食物的氣味與味道展開追求,甜加辣、油加糖,外皮酥脆、內餡軟嫩....。慢慢的,我們與生俱來的食慾控制系統就被打敗了。

以食物不停刺激愉悅迴路增加體重的後果,就是導致糖尿病、癌症、心血管疾病及睡眠障礙的風險提高,不過,大家都知道,只要適度運動與養成良好飲食習慣就能夠減重2到10公斤,回復健康。但去除身體脂肪會減少血液中的瘦體素濃度,減少能量消耗並提高食慾,所以,病態型肥胖要大幅減重又要不復胖,還要對抗腦部的恆定系統的種種考驗,除了減肥手術之外,看起來是不可能的任務。

看到這,也許有讀者會說,那瘦體素呢 ? 既然荷爾蒙與體重有密切相關,何不就利用瘦體素來治療肥胖 ?

這麼大的商機當然不會沒人想到,1995年,應用分子基因公司(Amgen)率先投入2000萬美元取得瘦體素的生產許可,但在人體試驗中卻發現,只有少數肥胖者因此減肥成功。這是因為多數肥胖者並不是缺乏瘦體素,而是有瘦體素抗性 (leptin-resistant),他們缺乏某種分子機器,可以讓血液中的瘦體素達到降低食慾和增加能量消耗的效果。<-- 看來補充荷爾蒙這條路是行不通的。

小編這篇文章內容從頭到尾都沒提到怎麼減重,想要減肥的讀者看到這裡可能會很失望。不過,既然已經知道了肥胖的成因,以及肥胖跟大腦運作的關係之後,我們也許可以從另一個面向來思考這個問題。

人類的自我平衡攝食系統與其他哺乳類並無太大不同,但人類的認知能力其實具有控制這種潛意識的本能,我們知道了食物的氣味與味道會活化大腦的愉悅迴路,增加進食量,那就想辦法躲開這樣的誘惑,同樣的,能夠刺激愉悅迴路的不只是美食,運動同樣也有相同的作用 (有關運動與愉悅迴路的介紹,請看這裡),既然不能多吃,那不妨多運動。更進一步想,我們是不是更應致力於讓我們內分泌維持平衡,攝取有助內分泌平衡的食物,減少那些會讓內分泌不平衡的生活及飲食習慣 ?

至於,哪些不良習慣會讓我們的內分泌失衡,導致肥胖呢 ? 請耐心期待小編下一個單元的文章喔 ?

arrow
arrow

    小飛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