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說到魚油的種類,不外TG Form (三酸甘油酯型式)和 EE Form(乙基酯型式),
算是市面上最常見的兩類魚油,EE Form前一陣子因「魚油溶解保麗龍事件」變得很夯,
衛生署也出面說明了,是乙基酯和保麗龍會相互反應的緣故。
而飛跑深海魚油600,既不是TG Form、也不是EE Form,
而是最小分子的 FFA Form (Free Fatty Acid,自由脂肪酸型式)。
那麼,FFA和號稱高濃度的 EE 魚油,其吸收率到底差多少呢?
沒圖沒真相,以下為實驗報告:
這是用氣相層析儀,來分析血漿 (Plasma TG)中的EPA,
在食用1克的 EPA,24小時當中的濃度分佈圖。
粉紅色圓點,代表是 FFA form 的 EPA
橘色三角點,代表是 EE form 的EPA
可以看到,FFA型式的EPA,經人體吸收後進入血液當中的量遠遠超過 EE型式。
EE form之所以比較低,是因為它受限於人體對脂肪(乙基脂)的消化效率低落,
導致吃下肚子的魚油大部分都無法被吸收,白白浪費。
而 FFA form的魚油,因為少了消化作用這個變數,
小分子可以直接被小腸吸收,所以在血液中測量到的濃度較高。
所以,選擇魚油,不只是比濃度、比安全性而已
(一般的廠商只會在這兩點上宣傳),
更重要的是你吸收了多少,這才是關鍵!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