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者黃曼瑩/台北報導 | 華人健康網

馬拉松距離長,對於選手來說,隱藏看不見的風險,尤其容易被忽略的是可能發生血糖降低的現象,也可稱為「運動性低血糖症」,所以途中見需要補充糖份、水份、鹽分。甚至在終點站除需準備必要的飲料外,還應攝取一些水果、巧克力等食品,否則容易產生身體不適。


▲ 除了「運動性低血糖症」,馬拉松選手還可能出現小腿抽筋、運動性血尿等問題。

面對即將於17日開跑的2013國道馬拉松比賽,預計有1萬2千名參賽者共襄盛舉。台東基督教醫院家醫科黃信揚醫師表示,為了照顧參賽選手的健康,建議主辦單位能增加「血糖檢測站」,透過血糖測量,讓選手在賽前更能掌握身體狀況,安全又健康。

根據研究發現,運動超過30分鐘,肝臟與肌肉儲存的醣份即耗盡,往往會出現血糖過低的狀況,如飢餓、大量流汗、虛弱等不適。這種低血糖症也可稱為「運動性低血糖症」,運動性低血糖症一般發生在運動過程中或比賽結束後。


黃信揚醫師建議,運動超過半小時,最好能補充一份點心(15公克碳水化合物)來維持血糖值,適時補充水分以防脫水。即使是平時身體狀況不錯的人,賽前都需做足準備,更何況是糖尿病患者,若血糖低於100mg/dl,最好先休息並補充營養,直到血糖值穩定再繼續。

除了「運動性低血糖症」,馬拉松選手還可能出現以下風險問題:

【小腿抽筋】

運動員的肌肉長時間連續快速收縮,容易形成疲勞,造成抽筋現象。小腿抽筋時應立即停止運動,伸直膝關節、勾足尖,按摩小腿肌肉。按摩的方法是,用拇指捏揉小腿肚子中央(即承山穴),即可使抽筋部位得到緩解,值得注意的是,按摩時不要用力過大過猛。

【 運動性血尿】

馬拉松比賽後,有些運動員可能出現肉眼或顯微鏡下血尿,大部分運動員出現血尿的持續時間短,一般在24小時內均恢復正常,最遲在36小時內恢復正常。一旦 出現運動性血尿,首先應減小運動量,症狀能隨之逐漸減輕。如減小運動量後仍不消失,就應該停止訓練,進行必要的藥物治療,包括可注射安絡血、止血敏、三磷 酸腺苷、輔酶A和維生素B12,口服維生素C、K等。

【運動性貧血】

在馬拉松訓練中,由於運動量過大,往往會造成紅血球的破壞和血紅蛋白的減少,從而造成一時性貧血,由運動引起的貧血稱之為運動性貧血。一般只要調整運動 量、增加營養,尤其要增加含蛋白質、鐵質豐富的食物,例如綠色蔬菜、水果、各種瘦肉、肝臟、豆類、蛋類等,就可使運動員機能狀態恢復正常。

文章轉至:飛跑論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飛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